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-首页

首页>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>媒体中心>湿地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——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田昆

天游8线路检测中心

媒体中心

湿地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——访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田昆

浏览量:
分类:
媒体中心
发布时间:
2021-11-05

  “滇池周边的湿地不仅能有效改善滇池水质,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起到很大的作用。”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、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田昆表示,云南的生物多样性资源非常丰富,湿地是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的载体,在九大高原湖泊中,滇池的生物多样性排名第三。

  据田昆介绍:“滇池是断裂陷落形成的,具有高原湿地面山、湖岸、湖滨、湖盆的典型结构特征。”这意味着滇池湖泊地理环境相对封闭,周围都是高山。由于没有大江大河水源的补给,完全靠降雨和周围的汇水径流补给,湿地这一过渡的湖滨带可以过滤径流泥沙和净化水质,保育生物多样性,在维护滇池湖泊生态系统稳定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  “处于湿地里的湖滨带,相当于是滇池的生态屏障。”田昆表示,滇池周边的汇水在进入滇池之前,水里所含的泥沙通过湖滨带进行沉积,水里面所含的营养物质通过植物、动物形成的食物链消化掉,这对于水质的改善将起到很大的作用。“总体来说,湿地的修复对于高原上封闭式湖泊的保护治理至关重要。”

  滇池边的湿地是很多生物的栖息环境,也是特有生物的重要生存环境。田昆强调,湿地的修复有利于水质的保护,对于生物多样圈里特有物种的保护也至关重要。“以前,受人为活动的影响,滇池的很多特有物种多年都没有发现了。但随着近年来滇池治理措施的不断推进,滇池的一些特有物种又重现了,如特有鱼类滇池金线鲃的重新出现。”

  近年来陆续修复的湿地,增强了生态屏障的作用,在改善滇池水质、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田昆强调:“湿地要真正发挥作用,需要科学构建湖滨带,学习和模仿自然,形成植物和动物间相互协调的关系,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。”

Baidu
sogou